澳门历史档案馆举办《上海葡裔难民在澳门(1937-1964)》展览的目的,是向公衆推介一批在澳门土生葡人全球迁徙大背景下上海葡裔难民迁徙的档案文献,是认识和分析这一社会现象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料。

展览分为三部分:(一)介绍澳门土生葡人全球迁徙的历史背景,尤其是“上海葡裔族群”的相关情况;(二)澳门土生葡人由於日本侵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内战等原因而被迫离开上海,来到澳门避难。此部分内容反映葡裔难民从上海来到澳门的避难历程,他们如何到达澳门,如何获得收留,以及之後迁徙的文献资料;(三)关於上海葡裔难民中的一位澳门土生葡人克莱门蒂娜.费尔南德斯的文献资料以及她的个人物品。

上海葡裔难民的档案文献,是澳门历史档案馆保存给後人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这些档案可以让年轻一代认识到,在建设自己的未来时,也要好好反思自己的历史。而上海葡裔难民的历史也是澳门这座城市守望相助的历史。
 

澳门土生葡人的全球迁徒

澳门土生葡人全球迁徙的第一个时期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澳门是土生葡人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居地,而香港和上海则是他们最主要的移居目的地。

始於1949年的上海葡裔难民前往澳门的迁徙,开啓了新的移民进程,并将澳门土生葡人带往全世界五大洲。

上海澳门土生葡人家族的迁徒路綫

在澳门土生葡人家庭中,没有子女而移居上海的家庭为数不多。在上海定居的澳门土生葡人族群创始核心家族中,我们看到了以下家族成员的名字,他们是若瑟.阿奎诺、约翰.达南伯格和费尔南多.贾利安。他们的家族历史可以追溯到葡萄牙、荷兰或菲律宾。还有其他土生葡人家族来自其他国家。

上海葡裔族群

1880年至1952年期间,5000多名葡籍人士在葡萄牙驻上海领事馆登记(表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後,居於上海的澳门土生葡人逐步离开。在1949年和随後的几年里,澳门土生葡人离开的速度加快,并最终导致上海的澳门土生葡人族群宣告终结。离开上海的澳门土生葡人一般都返回澳门。

澳门土生葡人在上海的两个最主要的职业领域是商贸和金融(表右)。

上海葡裔族群:融入城市网

根据葡裔移民在上海葡萄牙领事馆登记时留下的地址,可以辨识出他们当时居住的街道。这些街道遍布整座城市(图左)。

在最初阶段 (1880-1895) ,澳门土生葡人定居於上海外滩的两条重要街道:南京路和北京路。这两条街道的经济活动频繁,是上海最重要的商业贸易街区(图右)。

大部分澳门土生葡人居住在上海苏州河以北的区域(虹口),主要是四川北路、昆山路和乍浦路(图左)。

上海社会的一个特点是她的社团活动。澳门土生葡人创办了自己的社团以维持族群的身份认同,增强族群内部的联系纽带,并保持关於族群来源地——澳门的文化记忆(图右)。

重新踏上迁徒之路 - 20世纪下半叶澳门土生葡人的全球迁徒

20世纪下半叶,上海葡裔难民的迁徙为澳门土生葡人的全球大迁徙做出了重要贡献:亚洲的澳门土生葡人移民只有4.2%,排在亚洲之後的是非洲,仅有0.4%。拥有最多澳门土生葡人移民的国家位於美洲(58.6%),紧随其後但比例明显减少的是欧洲(22.4%),最後是大洋洲(14.4%)。

最早登记的上海葡裔难民


 

这次始於1949年5月的上海葡裔难民迁徙潮持续了数年之久。在1949年5月至10月期间,登记的澳门土生葡人有121人。1950年5月,难民登记再次开始,登记人数超过86人。1951年难民登记大幅增加到180人,占到三年总登记人数的46.6%。


 

大部分葡裔难民是在上海和香港出生的第二代移民,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可能从来都没有踏上过澳门的土地。以澳门为出生地的人仅仅略高於10%。

难民收容中心


 

1949年至1951年间,超过94%的难民被收容在三个地点:难民中心——收留男性和女性难民;提督马路中心——几乎只接收女性难民;以及贫穷者之家——只收留男性难民。

在此之後,向大部分难民提供了住宿、膳食、卫生及医疗服务等基本生活条件——大部分难民被安置在三个收容中心:

  • 第一难民收容中心——贫穷者之家 (跑狗场旧址)
  • 第二难民收容中心——中葡(夜呣斜巷)
  • 第三难民收容中心——通商新街(新填地)

特雷莎‧韦斯蒂亚:忆述


 

特雷莎‧韦斯蒂亚,克莱门蒂娜.费尔南德斯的女儿,她珍藏着有关母亲的记忆:寥寥几件零散的文献资料(护照、书信、相片、证书……),但却是对克莱门蒂娜.费尔南德斯一生辗转上海、澳门、莫桑比克和葡萄牙的充满感情的回忆。

莱门蒂娜‧费尔南德斯:追根寻源

1929年克莱门蒂娜.费尔南德斯出生在上海倍开尔路(现惠民路)。她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当时其祖父约翰.贾利安离开他的出生地马尼拉来到澳门,後於1839年在澳门逝世。

克莱门蒂娜的父亲,克莱门蒂诺.费尔南德斯移居上海後,从事商贸职业。1918年他在葡萄牙驻上海领事馆做了登记。他有过两次婚姻,1920年他与弗朗西斯卡结婚,并诞下克莱门蒂娜.费尔南德斯;1940年,他与卡塔里娜结婚。

克莱门蒂娜‧费尔南德斯:上海岁月 1929-1949

克莱门蒂娜‧费尔南德斯:从上海到澳门1950

 

克莱门蒂娜一生中的最初二十年是在上海度过的。克莱门蒂娜接受的教育中既有澳门土生葡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又有对外国租界多元文化社会必要适应。这种教育强调包容性和原则性,而其中的原则性为每一个人的性格塑造指引方向。

 

从她还是花季少女时侯开始,克莱门蒂娜一生结交了许多朋友。她身後留给我们几本小小的纪念册见证了这些友谊。纪念册中的俄罗斯﹑美国和中国友人的签名。

 

年轻的克莱门蒂娜‧费尔南德斯身材矮小,身高只略高过1.5米,褐色皮肤,棕色眼睛和黑头发,这些是她的护照记载的相貌特徵。1949年5月她开始做离开上海的准备。

她先移居到澳门,几年之後再移居到葡萄牙,这代表了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双重迁徒。一方面,这是迁居到其他地方的"避难"之旅,但另一方面也是澳门土生葡人族群在历史文化上的寻根之旅。

克莱门蒂娜‧费尔南德斯:澳门 1950 - 1956

克莱门蒂娜买了一本纪念册。在澳门的六年生活里,这本纪念册一直陪伴着她。纪念册的第一页写着她在澳门的第一个住址:妈阁斜巷18号。但是也有证据显示她可能在难民收容中心生活过一段时间。

关於克莱门蒂娜.费尔南德斯在澳门的生活我们知之甚少。根据她女儿特雷莎的记述,她在一个难民中心生活了近一个月。在那里她与其他同乡度过了漫长而艰难的日子,共同分享了悲伤与欢乐、不幸与关怀。

这就是这位年轻女性经历的过渡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她结交了友谊,并且在澳门这座保持向世界开放的城市里与人们相处与交流,尽管在那个战争和逃难的年代,各种困难是不言而喻的。

1956年,克莱门蒂娜.费尔南德斯与若瑟.俾利喇结婚。若瑟.俾利喇是军人,1928年11月8日出生於葡萄牙阿吉亚尔小镇。他们的首两个孩子——列尔米纳和若瑟——在澳门出生。

澳门、里斯本、维拉卡布拉尔、南普拉、辛特拉 1956 - 1996

1956年5、6月间,克莱门蒂娜登上了前往里斯本的“印度号”轮船。轮船途经香港、新加坡⋯⋯最後於1956年6月20日抵达里斯本阿尔坎塔拉码头。

澳门、里斯本、维拉卡布拉尔、南普拉、辛特拉 1956 - 1996

 
 
 

 

 

克莱门蒂娜在里斯本停留的时间虽然不长,而且只有一个住址:林慕土将军街25号,但在这段时间里她的儿子恩里克.安东尼奥於1957年8月25日出生。

10月,克莱门蒂娜.费尔南德斯带着两个孩子吉列尔米纳和恩里克登上了驶往莫桑比克的“帝国号”轮船,前去与在外履行职务的丈夫会合。

 

澳门、里斯本、维拉卡布拉尔、南普拉、辛特拉 1956 - 1996

1971年,克莱门蒂娜和丈夫及三个子女最终回到了里斯本,结束了这个家庭的漫漫迁徙之旅。这个家庭的迁徙有两个出发地:中国的上海和葡萄牙的阿吉亚尔小镇。

1994年,她丈夫与世长辞。两年之後的10月18日,克莱门蒂娜.费尔南德斯在葡萄牙辛特拉的一宗交通意外中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