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歷史檔案館舉辦《上海葡裔難民在澳門(1937-1964)》展覽的目的,是向公衆推介一批在澳門土生葡人全球遷徙大背景下上海葡裔難民遷徙的檔案文獻,是認識和分析這一社會現象不可或缺的歷史資料。

展覽分為三部分:(一)介紹澳門土生葡人全球遷徙的歷史背景,尤其是“上海葡裔族群”的相關情況;(二)澳門土生葡人由於日本侵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內戰等原因而被迫離開上海,來到澳門避難。此部分內容反映葡裔難民從上海來到澳門的避難歷程,他們如何到達澳門,如何獲得收留,以及之後遷徙的文獻資料;(三)關於上海葡裔難民中的一位澳門土生葡人克萊門蒂娜.費爾南德斯的文獻資料以及她的個人物品。

上海葡裔難民的檔案文獻,是澳門歷史檔案館保存給後人的一份珍貴文化遺產。這些檔案可以讓年輕一代認識到,在建設自己的未來時,也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歷史。而上海葡裔難民的歷史也是澳門這座城市守望相助的歷史。
 

澳門土生葡人的全球遷徒

澳門土生葡人全球遷徙的第一個時期是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澳門是土生葡人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居地,而香港和上海則是他們最主要的移居目的地。

始於1949年的上海葡裔難民前往澳門的遷徙,開啓了新的移民進程,並將澳門土生葡人帶往全世界五大洲。

上海澳門土生葡人家族的遷徒路綫

在澳門土生葡人家庭中,沒有子女而移居上海的家庭為數不多。在上海定居的澳門土生葡人族群創始核心家族中,我們看到了以下家族成員的名字,他們是若瑟.阿奎諾、約翰.達南伯格和費爾南多.賈利安。他們的家族歷史可以追溯到葡萄牙、荷蘭或菲律賓。還有其他土生葡人家族來自其他國家。

上海葡裔族群

1880年至1952年期間,5000多名葡籍人士在葡萄牙駐上海領事館登記(表左)。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居於上海的澳門土生葡人逐步離開。在1949年和隨後的幾年裡,澳門土生葡人離開的速度加快,並最終導致上海的澳門土生葡人族群宣告終結。離開上海的澳門土生葡人一般都返回澳門。

澳門土生葡人在上海的兩個最主要的職業領域是商貿和金融(表右)。

上海葡裔族群:融入城市網

根據葡裔移民在上海葡萄牙領事館登記時留下的地址,可以辨識出他們當時居住的街道。這些街道遍佈整座城市(圖左)。

在最初階段 (1880-1895) ,澳門土生葡人定居於上海外灘的兩條重要街道:南京路和北京路。這兩條街道的經濟活動頻繁,是上海最重要的商業貿易街區(圖右)。

大部分澳門土生葡人居住在上海蘇州河以北的區域(虹口),主要是四川北路、昆山路和乍浦路(圖左)。

上海社會的一個特點是她的社團活動。澳門土生葡人創辦了自己的社團以維持族群的身份認同,增強族群內部的聯繫紐帶,並保持關於族群來源地——澳門的文化記憶(圖右)。

重新踏上遷徒之路 - 20世紀下半葉澳門土生葡人的全球遷徒

20世紀下半葉,上海葡裔難民的遷徙為澳門土生葡人的全球大遷徙做出了重要貢獻:亞洲的澳門土生葡人移民只有4.2%,排在亞洲之後的是非洲,僅有0.4%。擁有最多澳門土生葡人移民的國家位於美洲(58.6%),緊隨其後但比例明顯減少的是歐洲(22.4%),最後是大洋洲(14.4%)。

最早登記的上海葡裔難民


 

這次始於1949年5月的上海葡裔難民遷徙潮持續了數年之久。在1949年5月至10月期間,登記的澳門土生葡人有121人。1950年5月,難民登記再次開始,登記人數超過86人。1951年難民登記大幅增加到180人,佔到三年總登記人數的46.6%。


 

大部分葡裔難民是在上海和香港出生的第二代移民,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可能從來都沒有踏上過澳門的土地。以澳門為出生地的人僅僅略高於10%。

難民收容中心


 

1949年至1951年間,超過94%的難民被收容在三個地點:難民中心——收留男性和女性難民;提督馬路中心——幾乎只接收女性難民;以及貧窮者之家——只收留男性難民。

在此之後,向大部分難民提供了住宿、膳食、衛生及醫療服務等基本生活條件——大部分難民被安置在三個收容中心:

  • 第一難民收容中心——貧窮者之家 (跑狗場舊址)
  • 第二難民收容中心——中葡(夜呣斜巷)
  • 第三難民收容中心——通商新街(新填地)

特雷莎‧韋斯蒂亞:憶述


 

特雷莎‧韋斯蒂亞,克萊門蒂娜.費爾南德斯的女兒,她珍藏著有關母親的記憶:寥寥幾件零散的文獻資料(護照、書信、相片、證書……),但卻是對克萊門蒂娜.費爾南德斯一生輾轉上海、澳門、莫桑比克和葡萄牙的充滿感情的回憶。

萊門蒂娜‧費爾南德斯:追根尋源

1929年克萊門蒂娜.費爾南德斯出生在上海倍開爾路(現惠民路)。她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當時其祖父約翰.賈利安離開他的出生地馬尼拉來到澳門,後於1839年在澳門逝世。

克萊門蒂娜的父親,克萊門蒂諾.費爾南德斯移居上海後,從事商貿職業。1918年他在葡萄牙駐上海領事館做了登記。他有過兩次婚姻,1920年他與弗朗西斯卡結婚,並誕下克萊門蒂娜.費爾南德斯;1940年,他與卡塔里娜結婚。

克萊門蒂娜‧費爾南德斯:上海歲月 1929-1949

克萊門蒂娜‧費爾南德斯:從上海到澳門1950

 

克萊門蒂娜一生中的最初二十年是在上海度過的。克萊門蒂娜接受的教育中既有澳門土生葡人的文化身份認同,又有對外國租界多元文化社會必要適應。這種教育強調包容性和原則性,而其中的原則性為每一個人的性格塑造指引方向。

 

從她還是花季少女時侯開始,克萊門蒂娜一生結交了許多朋友。她身後留給我們幾本小小的紀念冊見證了這些友誼。紀念冊中的俄羅斯﹑美國和中國友人的簽名。

 

年輕的克萊門蒂娜‧費爾南德斯身材矮小,身高只略高過1.5米,褐色皮膚,棕色眼睛和黑頭髮,這些是她的護照記載的相貌特徵。1949年5月她開始做離開上海的準備。

她先移居到澳門,幾年之後再移居到葡萄牙,這代表了在地域和時間上的雙重遷徒。一方面,這是遷居到其他地方的"避難"之旅,但另一方面也是澳門土生葡人族群在歷史文化上的尋根之旅。

克萊門蒂娜‧費爾南德斯:澳門 1950 - 1956

克萊門蒂娜買了一本紀念冊。在澳門的六年生活裡,這本紀念冊一直陪伴着她。紀念冊的第一頁寫着她在澳門的第一個住址:媽閣斜巷18號。但是也有證據顯示她可能在難民收容中心生活過一段時間。

關於克萊門蒂娜.費爾南德斯在澳門的生活我們知之甚少。根據她女兒特雷莎的記述,她在一個難民中心生活了近一個月。在那裡她與其他同鄉度過了漫長而艱難的日子,共同分享了悲傷與歡樂、不幸與關懷。

這就是這位年輕女性經歷的過渡階段。在這段時間裡她結交了友誼,並且在澳門這座保持向世界開放的城市裡與人們相處與交流,儘管在那個戰爭和逃難的年代,各種困難是不言而喻的。

1956年,克萊門蒂娜.費爾南德斯與若瑟.俾利喇結婚。若瑟.俾利喇是軍人,1928年11月8日出生於葡萄牙阿吉亞爾小鎮。他們的首兩個孩子——列爾米納和若瑟——在澳門出生。

澳門、里斯本、維拉卡布拉爾、南普拉、辛特拉 1956 - 1996

1956年5、6月間,克萊門蒂娜登上了前往里斯本的“印度號”輪船。輪船途經香港、新加坡⋯⋯最後於1956年6月20日抵達里斯本阿爾坎塔拉碼頭。

澳門、里斯本、維拉卡布拉爾、南普拉、辛特拉 1956 - 1996

 
 
 

 

 

克萊門蒂娜在里斯本停留的時間雖然不長,而且只有一個住址:林慕土將軍街25號,但在這段時間裡她的兒子恩里克.安東尼奧於1957年8月25日出生。

10月,克萊門蒂娜.費爾南德斯帶着兩個孩子吉列爾米納和恩里克登上了駛往莫桑比克的“帝國號”輪船,前去與在外履行職務的丈夫會合。

 

澳門、里斯本、維拉卡布拉爾、南普拉、辛特拉 1956 - 1996

1971年,克萊門蒂娜和丈夫及三個子女最終回到了里斯本,結束了這個家庭的漫漫遷徙之旅。這個家庭的遷徙有兩個出發地:中國的上海和葡萄牙的阿吉亞爾小鎮。

1994年,她丈夫與世長辭。兩年之後的10月18日,克萊門蒂娜.費爾南德斯在葡萄牙辛特拉的一宗交通意外中身亡。